從骨科醫師的角度來看,
運動傷害從最小的擦傷、瘀青到最嚴重的頭部外傷,
在成人跟小朋友身上其實差不多,
只是小朋友比成人多了生長板的傷害問題。
小小孩的肢體控制協調還不夠好,走路或跑跳時容易跌倒,
但這個時期受傷的反而是上肢問題較多,
如:腕部的橈骨骨折或肱骨的髁上骨折。
孩子較大以後,開始接觸衝撞性運動如足球、籃球…等運動,
下肢受傷的機率才會慢慢變多。
孩子衝撞受傷,我們怎麼知道小孩子是生長板受傷呢?
簡單的說,生長板的受傷就是骨骼的受傷,
如下肢受傷時走路會跛腳,尤其腳踝扭傷的當下,
會造成疼痛及腫脹孩子會舉步維艱不敢走路,
但我們很難在第一時間斷定是單純的扭傷還是較嚴重的骨折,
這時家長在移動小朋友時需非常小心,
如果無法將身體的重量轉移到受傷的腳踝,
或是一踫就痛得大叫時,就必需考慮腳踝骨折的可能性。
無論是大小傷,傷筋動骨對孩子的發育來說都牽涉廣泛,
家長們還是帶小朋友至骨科檢查確認是否無礙。
另一種判別方法是,
一般軟組織受傷,其病痛在三星期內大都會痊癒,
急性的症狀也大都在三天內可獲得部份的緩解,
如果急性症狀持續三天以上,應該要立即就醫才是。
-Sports Injuries in Children-

這個連結裡,詳細說明了兒童運動傷害發生的機率、運動項目、及以嚴重程度,其中骨折的部位便是腳踝的機率最高了,家長們可撥空瀏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