尿失禁

日明耀中西醫診所 西醫 王莉蓉院長

尿失禁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,我曾經針對這個題目在遠絡醫學會上和許多醫師討論過。尿失禁問題在婦產科比較常碰到是產後暫時性的尿失禁。生產過程當中骨盆腔肌肉鬆弛或膀胱、尿道曲度的改變都有可能造成產後暫時性的尿失禁。

絕大部分產後暫時性的尿失禁並不需要特別去處理,大部分產婦在生產過後一段時間會自然恢復,尤其是年輕的產婦,幾乎不會在這方面有困擾。可是對於更年期左右的婦女或年紀大的產婦而言,一旦有尿失禁的症狀,雖然不見得會立即惡化,但是我們可以觀察到如果不處理,尿失禁的過程會反覆慢慢的惡化,更年期後的婦女,如果有了尿失禁而不做任何處理,身體會自己完全回復正常的案例在臨床上較少,但是產後暫時性的尿失禁比較會完全恢復。

我曾經碰到一個個案,在尿失禁案例裡頭算是特例,杜小姐主要是腦下垂體長有腫瘤而開刀過,她腦下垂體的腫瘤是長在右側,但是漸漸擠往到另一邊,當時幫杜小姐開刀的神經外科醫師,選擇從鼻腔進去開這個刀,但因無法將腫瘤切除得很完全,所以手術之後加做radio therapy(放射治療)。做完後杜小姐有一段短的時間有adrenal insufficieny(腎上腺功能不足),所以開完刀後,她服用了一段時間的類固醇。

我當時認為應該是腦下垂體的傷害,杜小姐另外還合併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問題,一直到現在還是需要吃甲狀腺素。她在手術後接受試管嬰兒治療而懷孕,生完小孩之後,月經就沒有再來過,檢測杜小姐的FSH值,發現數值相當高。理論上,腦下垂體問題應該是濾泡刺激激素(FSH)低下、黃體刺激激素(LH)也是低下,可是她的濾泡刺激激素FSH升高 、雌二醇(E2,即一般所稱之女性荷爾蒙)很低,反而是屬於卵巢退化的現象。我當時思考著,這與她原本手術的問題或許不是同一個問題,因為她有卵巢部份功能退化現象,好像更年期的狀況。因為雌激素E2很低,骨質疏鬆的程度大概低於4的標準差,算是骨質疏鬆蠻厲害。

杜小姐生完小孩之後一年多來我的門診時,她告訴我有尿失禁的問題,最厲害的時候隨時都要包著pad,因為她狀況差的時候,只要一動就會有滲尿的問題;狀況較好的時候只有咳嗽或工作比忙、比較急的時候才會滲尿。有時,甚至坐的時候感覺的到尿液會滲下來,但量不多,滲下來時候她就憋著,然後找地方清洗,這讓她十分尷尬。我記錄著她的症狀,發現,她所謂狀況不好的時間,幾乎都是天氣不好的時候。

當時,我們就採用如下的治療處方,剛開始她在門診時間來,我很忙,沒有時間就請助理先幫她做4d的處理,4d處理可以減少她發生這樣的頻率,譬如:治療前一天當中會有3、4次尿失禁的狀況,做完4d處理後,一天可能發生1次或2天發生一次,比較有空的時候會做整套處理,整套處理我只是做到如下處方:

疼痛體流線:

  1. To/4d+c+a+b+L45+S23

  2. rAyIII/cb+c+a+4+b/cb+c+a+4+b

  3. rAxIII/cb+c+a+4+b/cb+c+a+4+b

  4. lAxIII/cb+c+a+4+b/cb+c+a+4+b

治療體流線:

  1. Ren/ Ren.15:4d+c+a+b+L4~L5+S2~S3

  2. lTxI/1:cb+c+a+4B

  3. ITxII/0:cb+c+a+4+b

  4. rTxIII/0:cb+c+a+4+b

  5. IAxI/b:(cb+c+a+4+b)

  6. ITxII/2:(cb+c+a+4+b)

  7. rTxIII/1:(cb+c+a+4+b)

  8. rTxIII/0:(cb+c+a+4+b)

  9. ITxll/0:(cb+c+a+4+b)

  10. rAxI/b:(cb+c+a+4+b)

  11. ITxIII/0:(cb+c+a+4+b)

  12. rTxII/0:(cb+c+a+4+b)

按照這樣的處方治療完畢後,杜小姐告訴我,她回去後,一週之內的前五天都可以保持不會再滲尿,可是等到要回診的前一、兩天就會開始再有滲尿的狀況,所以後來,我又回復到想像的終端概念:把d點加上去。

加進d點後我發現,用改良的處方治療,效果好很多,我幫她一個禮拜做一次治療,之後一整個禮拜就不會再滲尿。有一次杜小姐回診,我告訴她,我想測試做一次治療,她到底可以撐多久不再滲尿?我請她不要每個禮拜來治療,我告訴她,請她撐到下次再滲尿的時候再來門診找我。結果,我們發現,她從加d點之後,做一次治療平均可以撐10天到14天左右,不用再回診治療。所以我當時在醫學會報告這個案例,我認為若以這個案例來討論尿失禁問題,應是屬中樞性的狀況,我們還是從中樞做到終端(d?)的部位,這樣可以維持一至二週不需要治療,這樣的效果,比一般我們用藥、做運動調教上好了許多。

這個案例有一個對我而言額外的收獲,杜小姐尿失禁的問題,在冬天會特別嚴重,後來我發現,有時不只是冬天,她只要吃到橘子、梨子,尿失禁的問題就會厲害起來,這和後來我讀的某些中醫典籍內容相同,我覺得蠻有意思,也覺得書真是怎麼讀都不夠!

這個案例讓我對尿失禁的治療產生了不同的想法,我開始查閱各種文獻,試圖把尿失禁的遠絡理論模式建立起來,做了簡單二個模組(如圖一、二)。我的想法是:在上位腦的部份,第一個控制身體的是意志性的排尿、這是一個動作功能。動作部分控制意志性的憋尿,當有漏尿的時候可以憋得起來,這是外括約肌、屬於隨意肌的作用,在控制上屬於知覺性的控制,我把它定位在d點-上位腦位置的功能。

另外一個是感覺性的問題,感覺性問題就是滲尿了但病人不知道,有一部分的尿失禁譬如:脊髓的癱瘓,雖然排尿了也不知道,可是對於像杜小姐這樣的案例,「漏尿了,自己知道」基本上這不應被認為是上位腦的問題,她知道自己漏尿了,她也能自主停止得下來,再準備去上洗手間,也就是她可以憋一下再去上洗手間。至於下位腦主要是協調性的功能,不管是下面知覺要往上傳或是上面的動作命令往下指導,在這裡都有一個排尿中樞或者是調和一整串的協調作用。

基本上我認為,排尿部分主要是由下位中樞的parasympathetic(副交感神經系統)控制的,位置是在薦椎部的脊髓,如果這段脊髓有問題,出問題的可能就是身體的排尿反射。所謂排尿反射,就是膀胱脹到一定的壓力程度後,尿液就會有排掉的反應,只是這樣一個reflex arc(反射弧)的部份,我們會定義在S spine(薦椎部)的問題。至於終端部位則在括約肌的部分(包括外括約肌),它是一種會受大腦對應控制的隨意肌。這是當時我們稍微初淺的建議,我在醫學會發表的時候是可以被接受的,所以我將這樣的模組列在這裡。

所以,如果上位腦發生問題,可能存在尿失禁主動控制功能出狀況,譬如:排尿知覺的喪失;也可能導致下方感覺神經傳導上不去,臨床上也有問題位置以下的疾患,這類狀況或許可定位在上位腦的部份,但臨床上並不容易單獨發生。

其實,絕大部分下位腦的尿失禁在cb區域引起的是屬於協調性功能的問題,結構上並沒有問題。如果是薦部以上的脊髓,基本上,反射弧傳不上去,沒有辦法往上面做協調作用,所以「膀胱脹了」這個感覺反射到脊髓,反射動作指令就傳回來,命令把尿液排掉,這是反射弧的排尿方式。終端部位表示內外括約肌是關不緊的,膀胱裡不容易儲存尿液,同時會有持續性的漏尿問題。

我們曾經有一個剖腹生產的案例,一般剖腹生產的患者裝了導尿管後,會打一個約10 c.c. 的水球讓導尿管固定,不會滑出膀胱,再將體外部份的管子貼在患者大腿上,病人翻身的時候比較不會去弄到導尿管。有一天,不曉得是因為管子沒貼牢或是其他原因,病人翻身的時候一、二、三「啪!」水球就這樣彈出來,那個水球「嘣!」的就從尿道彈出來,當水球直接從尿道彈出來時,整個括約肌會被這個水球硬撐過去,患者就產生了漏尿的情況。

這位患者在產後很疑惑,不是只有自然生才會尿失禁?為什麼開刀後也會尿失禁?當然這並不是這麼絕對劃分的。後來這位患者重新放置導尿管,同時留置導尿管較久時間,導尿管拔掉之後,住院的兩、三天當中還是會斷續有漏尿,但像這樣的問題,因為是急性發生的,比較容易處理,兩、三天之後慢慢就自然會好,只要注意沒有發炎的併發症就可以了。

我在醫學會討論時,針對這樣的案例,故意把範圍放大,來探討一般尿失禁的問題,讀者若有尿失禁的問題可以套入這樣的模式看看,我想這當中還有缺點:因為下位腦範圍太大,雖然我們知道排尿中樞在中腦到橋腦的這段部位,往上、往下延伸到reticular formation(網狀結構)的部分都還是會有一些協調訊號進來,這部份其實有可能可以再修訂得更精確一點。

在討論會時,我曾經再一次與其他醫師探討過這個問題,大家對於要用哪些點有一些不同的看法:我的標準處方是4+b+d,因為我覺得效果比較好。在嘗試做治療時,最早的階段考慮上位中樞問題,所以只做cd+c+a;但那時候,即使很篤定患者的問題是從上位中樞來的,治療效果也沒有預期的好。後來,我查閱自己的記錄發現,如果不把d加進去,效果著實有限,患者早上治療了之後,晚上回去可能又開始有滲尿的問題,當時的記錄的確都是白天不會滲尿,但晚上又會開始滲尿,所以我覺得應該還是要將d點放進去。

本文摘自「不針不藥解女人痛」,作者: 王莉蓉院長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購物清單0
購物車中沒有產品
繼續購物
0